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

讀書心得:兩本球類兒童故事

我的爸爸是棒球
作者:蕭逸清
繪者:王秋香
出版社:國語日報
出版日期:2014/08/01

「小朋友,你覺得自己沒有棒球天分?」好球問。
小球員點了點頭。
「你喜歡棒球嗎?」
「喜歡」。
「很好!」好球跳到小球員的肩膀上,拍拍他的頭,「那麼,你就擁有最大的棒球天分囉!」──《我的爸爸是棒球》74-75

先前看到和球隊有關的校園青春故事,通常都是描寫隊員練習狀況,從原本的菜鳥一路蛻變到強者,有時候帶出成員的家庭環境之挑戰,最後一定會走向面對大比賽的場景。把主角直接變形成一顆棒球,倒是一個新穎的故事設定,我相信看到故事標題與封面,會吸引孩子們想翻下去看。
在學校教書雖然不算資深多年,但還是會看因為父母的限制,或各式各樣的理由,讓有些孩子沒辦法從事自己喜歡的嗜好,甚至被押去參加他沒有興趣的項目。每當看到有些孩子因此過得不快樂,都會替他感到遺憾。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某種天賦,只是有沒有被尋找到。即使看起來再平凡、甚至「這樣也算是一種能力?」的懷疑時,也許都該保持開放態度,我們無法預料未來會是怎樣的世界,現在認定是正確的方向,未來也許會窄化,反之必然?
當然我是看到幾次特殊的例子(包含最近也遇到),對照這本故事所展現的中心思想,會有以上感觸,並不代表否認所有天下父母的苦心,在此必須強調。但我認為興趣真的很重要,有了興趣,孩子才會想自主地去規劃自己的時間,經營好自己的相關物品,在過程中遇到難題,會產生主動解決問題的態度。這些能力都不是強迫學習下可以產生的,經過興趣淬煉出的亮點,才能夠發光得更久。
走筆至此,最前面的書中引言,讓我突然想到《哆啦A夢超棒球外傳》中,小個A夢對多拉恩普也有提到,打棒球應該要快樂的打。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這套冷門的漫畫系列,但我很喜歡。

魔球隊長大決鬥
作者:鄭宗弦
繪者:康宗仰
出版社:螢火蟲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4/03/05
這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故事。書中的「飛龍隊」並不是敗給對手,而是起於內鬨,許多能力較優的成員都想爭奪隊長一職。教練隱而不發,採用迂迴的戰術,藉由「神祕魔球」暴露每個爭奪者的弱點,最後意外發現更適合隊長的人選。

所以小讀者在閱讀中會一頭霧水,不清楚教練到底想幹什麼?魔球到底和這一切有什麼關係?這時候邊讀邊預測的好玩又出現了,若是有經驗的小讀者或許會猜到局部。這種敘事手法是藉由「道具」來間接闡述自己的意念,如果學生要寫作文也能多多練習這種方式,藉物起興、藉物比擬都可產生不同於直接敘述的文字之美。過程中教練如果直接訓話,我相信球員都不會心服口服,他是用一種「溫和的騙術」來達到目的,當然這種情節有點誇張,在現實中不大可能會引誘人上當。但這種不直接點破,給人留台階下的「道具法」,精神上卻可以見機使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