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使用說明書
かあちゃん取扱説明書
作者:伊藤未來
いとうみく
繪者:佐藤真紀子
譯者:原木櫻
出版社:小天下
出版日期:2016/04/21
媽媽也有使用說明書?這真是一個獨特的理念,從來沒有看過用這種比喻的角度切入的親子故事。這種表徵著符號,讓我感受到濃濃的哲學味,人們對於世界的感知,發展出的認識論,讓整個宇宙變成一部大本的使用說明書,有體系有條理。學生在學校,上班族在公司,無時無刻不在使用說明書下的SOP中作業;各式各樣的潛規則,人與人之間不可言喻的默契,不都是使用說明書所形成的制約迴路嗎?
主角阿哲一開始寫媽媽的使用說明書,是為了能夠利用媽媽的個性,抓出規則來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。雖然起初的出發點有些幼稚,卻隨著寫作的過程,發現媽媽辛苦的一面,以及自己心態中自私的部分;沒有這段腦力激盪,就不會有機會認識媽媽,站在媽媽的角度思考,也不會了解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。曾經覺得媽媽囉嗦、聒噪,現在漸漸了解媽媽背後的苦心與愛心。阿哲應該沒有意識到,寫下媽媽使用說明書,等於是寫下「家」的使用說明。
經過了這些體會,絕對比媽媽千萬句的道理來得有用。事實上阿哲對媽媽用計的結果,卻像牛頓第三定律的反作用力,中了自己設下的計。因為避免被煩人的媽媽嘮叨,反而自己主動地收拾書包、寫完作業、準時起床,媽媽完全沒有出招,反而達到目的。
閱讀過程中,我也思考另一問題:會不會有小讀者讀完本書後,也如法炮製,想不擇手段,滿足自己的需求?但後來我認為這樣的顧慮是多餘的。要對孩子的思考、創意有更多的信心,他們心中絕對有更多的樸質與善良,他們絕大多數還是很認同自己的父母的,每個人模擬書中主角的操作,一定也會歸納出自己的心得。若孩子的動機真的完全是心計,那做父母的才要反省自己的方式,是不是平時沒有明確的標準設限,容易喜怒無常,或者不是太過嚴苛就是太過放縱,導致孩子想要找出漏洞?就像故事一開始阿哲的媽媽給我的感覺,就很容易以心情好壞為標準,心情好就換漢堡排當晚餐;心情不好則扣零用錢,卻不和孩子一同檢討,為什麼上課會忘了帶笛子?
如果標準很一致,孩子任何時間都會知道什麼是可以或不可以,不會因為媽媽今天心情好或不好,就有機可趁,不會因為一點稱讚或撒嬌,就可以達到原本不可行的事──這點不容易做到,但也是故事中值得父母或師長警惕的。
對兒女的責任心與期待感,常會讓許多家庭主婦不知不覺演化成A+媽媽,然而現在愈來愈多專欄告訴我們,不一定能夠教出A+孩子。故事主角阿哲一開始的生活態度讓我們很清楚看見,他會忘記帶東西,不準時起床,作業也不會想主動寫;可見媽媽很努力地緊盯完小孩的每一件事後,弄得自己身心俱疲,卻可能會發現,孩子並沒有學會,怎麼主動料理經營自己的生活作息。另一例子,書中的小和媽媽,沒有察覺孩子漸漸長大的「改變」,小和不希望所有的小事都被干涉,希望媽媽不要這般「黏」自己,甚至連一條抹布都要幫忙帶來學校。
因此,放手不是放縱,管教並非干涉,箇中微妙的平衡滋味,實在是艱深又耐人尋味的家庭關係藝術。
這本書十分有趣生動
回覆刪除好有趣喔喔喔喔!
回覆刪除對啊
刪除對啊~
刪除Yee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