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

讀書心得:《我的非洲家人》

我的非洲家人
チョコレ-トと青い空
Chocolate to Aoisora
作者:堀米薫
繪者:小泉留美子
出版社:小天下
出版日期:2013/06/11

看完書尾的導讀,發現心中的想法,已經被評論者寫去八九成。這一本書不但淺顯易懂,也留下好幾項概念可以討論,殊為難得不曉得當初圖書館買新書時,為什麼會漏掉那麼可貴的一本好書?


地球村
來自迦納的艾力克,能夠到日本當實習生,與主角一家人交流,彰顯出高年級社會科最後會上到「地球村」、「全球化」的效果。再遠的國家,經過艾力克這幾週在主角家的生活,彼此交換心得,拉近了距離。這種經驗,很少出現小學年齡的同學,他們要具體感受全球就像一個村子,緊密連結並不容易。(將來入職場或到國外才會體認到)
透過媒體,接觸世界的訊息,是這階段感受「地球村」最直接的方式,或者另一個材料──閱讀。

國際視野、家鄉認同
主角周二原本以為迦納產巧克力,當地的孩子一定吃到不想再吃,卻不知道當地孩童貧困,從小就需要工作,「為誰辛苦為誰甜」,其實根本無法享用到自己製造出來的美食。
這是書中「刻板印象」的標準實例,有些國外的事物,或許我們還用過去的眼光來看待,甚至可能只是個地理名詞。書中艾力克介紹家鄉給日本的周二認識時,不僅把國際視野帶給了周二,也使他重新認同家鄉的水田之美,對家鄉的農業感到驕傲。

剝削
如果艾力克在日本學到的農業技術,能夠帶回家鄉成功的推動,或許能減少農民被剝削,讓一些居民擺脫貧窮。這個夢想,在艾力克回國後,才是真正嚴苛的考驗,除了氣候環境的限制,資源資金的不足,可能還會遭遇保守派抗議,甚至政局不穩定的傷害。

公平貿易、產業轉型
周二和爸爸對於人生未來方向的談心時間,是我最有感觸的段落。爸爸娓娓道出農業的艱難,後記中作者又現身說法,某個程度輕輕帶過日本農業的處境,事實上,台灣的情形也很類似。

夢想、職業無貴賤
哥哥一樹不想繼承家業,還表達輕視之意,這一段被弟弟周二聽到,因此產生了衝突。這一段本該是全文中最重要的戲劇性轉折,若要雞蛋裡挑骨頭,我覺得處理的不夠劇烈,當一樹和周二準備要打吵一架時,突然艾力克生病了,讓一樹能解套、緩頰,最後還洗白了他的問題,有點浪費了前面一路鋪陳了他不屑的態度。一樹這樣的心理轉折實在太快,說服力不足,這是本書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。
可以看見,不只是叛逆期,一樹前面對艾力克的冷漠,實際上是對家業沒興趣,但他又是長子,不知道爸爸會不會硬要他繼承,這種壓力,使他產生想「逃跑」回到房間,表達無言的抗議。
這個故事讓我們看見,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志趣,可以不認同,卻不該有太主觀的價值判斷。就像爸爸熱愛農業,但也尊重一樹的選擇,當一名飛機維修員。過去有些長輩會說:「再不念書,將來長大要做苦工。」類似這種價值判斷,現在都應該要漸漸消弭了。

叛逆期
這個名詞在故事中多次被提起,艾力克能夠容忍一樹的不友善,是因為他當年也經歷過,而有了同理心。
一樹的個性是典型的青少年特徵。「叛逆」不應該限制定義在不服從長輩的管教,而是對過去自己的反叛。有了否定,才能重新建立完整的自己。過去童年階段中,總是以家庭為中心,以爸媽為偶像,對世界只有懵懵懂懂的感受。進入青春期,開始對過去「乖巧」的自己產生嫌惡,反對當時的「幼稚」,依賴爸爸媽媽變成是種羞恥,絕對不能在同學面前被看見,不希望別人的規定,想多一些隱私空間,整理自己的方向,直到完成屬於自己的一套法則。

這就是為什麼故事前半段,一樹是局外人,把自己與弟妹、父母和艾力克形成的圈子隔離開來。我相信有了爸爸後半段的尊重放手,一樹未來的求學生涯會很開心,能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