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月5日 星期六

讀書心得:《我是好人》(3)

《我是好人》中主角心理整全的淺談
作者:王淑芬
繪者:曾湘玲
出版社:親子天下
出版日期:2018/05/03
ISBN9789579095709

(以下討論書中劇情,未閱讀過不建議往下看)
----防雷線---

七主角自我認同整全程度的評估
筆者認為心靈最健康的是潘盼,其次是薛小鳳,接著是穎哥和楊培俊,這四人屬於整全的範圍,另外三人則畫分到自我認同混淆區域,小李本來就無始無終,還算幸運,杜老師和大陳就比較可憐了,還有很長的路程可以走,除非先跳出原本的偏執,否則連第一步都無法進行。

「原因論」與「目的論」
有些主角是經歷明確的創傷事件,出身卑微,也有些是長期受到某種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,無論是不明顯的潛移默化,或是刻骨銘心的情緒勒索。我無法否認書中很明確是透過這些情形,讓這些主角會有這些個性,否則何必讓主角說出這些證詞。
而且可以看得出來沒有人能夠逃脫,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,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傷害,或傷害別人。有意無意也好,正如八字箴言:「無人不冤,有情皆孽」,我們都想幫助別人,當一個好人(或被迫),讓自己能追求幸福(或保護自己),但在過程中因為以自己的出發點所局限,與他人試圖建立關係時,就不可避免產生種種的遺憾。
然而,前因已成,固然可以回過頭來省思,但接下來呢?這時有幾位主角就為我們示範「目的論」了,潘盼並沒有因為母親過世而怪罪命運不公,也大可以抱怨為何沒有打鼓天分,更沒有因為自己胖的身材而自卑,相當了不起。薛小鳳從小看到家庭這樣的情形,應該是很容易人格扭曲的,她反而可以化為周全的個性,即使無法和父親見面,卻能因為禮物而知足,讓自己想透徹,不再被這種出身情形所苦。穎哥無意間聽到大陳和小李私下的言語,大可以揍他一頓,或深陷朋友背叛利用的仇恨中,但他卻可以處理這樣的情緒,是非常強大的能量。他們三個人走上了快樂之路。
反觀小李,他的個性很危險,沒有判斷力的時候,可能會被人利用。而大陳常常以一種烈士的情結,並沒有考慮別人是否需要自己的恩助,當施恩的過程其實都是為了要滿足自己的成就,帶著這目的,未來必定會碰到瓶頸,失去好人的光環。不過他也很可憐,當年父母面對豆干事件的方式相當不好,值得做父母的警惕。大陳自始至終幫助別人,卻沒有人幫助他療癒幼時那塊破洞。
而杜老師也是道德感強烈的典型例證,沒有分割自己課題和他人課題的時候,就會帶來痛苦。她就會認為楊培俊來要考卷分數,是來找碴的,沒有去仔細思考學生真正的心理是什麼。我想她若繼續以別人都不好的這種目的繼續教書,未來也必定會碰到瓶頸,這也值得我深深思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